152.相应部14相应26经 七业道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在舍卫城停留...等等...


[佛陀开示]

"诸比丘,众生因性质相同而相聚相合。

- 杀生者与杀生者相聚相合;

- 不与取者(偷盗者)与不与取者相聚相合; 

- 欲邪行者(邪淫者)与欲邪行者相聚相合;

- 妄语者与妄语者相聚相合;

- 两舌者(挑拨离间者)与两舌者相聚相合;

- 恶口者与恶口者相聚相合;

- 绮语者(说无意义话者)与绮语者相聚相合。"


[另一方面]

"- 远离杀生者...等等...

- 远离不与取者...

- 远离欲邪行者...

- 远离妄语者...

- 远离两舌者与远离两舌者相聚相合;

- 远离恶口者与远离恶口者相聚相合;

- 远离绮语者与远离绮语者相聚相合。"


第四经完。


这篇经文的核心思想是说明"物以类聚"的道理 - 具有相同行为和品性的人会自然地聚在一起。经文列举了七种不善业(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),指出行这些不善业的人会相互聚集;同样,远离这些不善业的人也会相互聚集。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因果法则:人们往往会被与自己品行相似的人所吸引。


这是一篇深刷人性本质与社会关系的智慧经文,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性洞察。让我为您详细解析这段佛陀开示的精髓。


深层次解读


1. 人性聚类的深层机制


佛陀的开示揭示了一个看似简单,实则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原理:相似性吸引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现象,而是人性深处能量场的共鸣与匹配。


人们之所以会聚集在一起,并非完全由外在环境决定,而是由内在的精神频率、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所主导。每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"道德能量场",这个场域会自然地吸引或排斥其他个体。


2. 七种不善业的深意


经文列举的七种不善业,实际上是人性阴暗面的具体表现:


- 杀生:代表暴力、破坏和无视生命

- 偷盗:体现内心的贪婪和缺乏尊重

- 邪淫:反映放纵和缺乏自制力

- 妄语:显示缺乏诚信和道德底线

- 两舌:暴露内心的阴险和破坏性

- 恶口:展现情绪控制力的缺失

- 绮语:反映思维的空洞和无意义


3. 能量共振与社会生态


这段经文实际上是在阐述一个更宏大的生态学原理:个体的行为模式会主动创造和重塑社会生态。不善业者会形成一个负面能量的"生态圈",而远离不善业者则构建另一个正能量的社会空间。


4. 个人成长的启示


关键的启示在于: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,主动选择和重塑自己的社交圈。


- 如果你想成长,就要靠近远离不善业的人

- 如果你想进步,就要不断净化自己的行为

- 如果你想改变环境,首先要改变自己


5. 因果法则的深刻阐释


这段经文实际上是在阐述因果法则的精妙运作:


行为 → 吸引相似者 → 形成社会生态 → 强化个人行为模式


这是一个自我强化、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过程。


发人深思的启示


你的行为不仅塑造了你自己,还在持续地重塑你的整个社会生态。每一个选择,都是在播种未来的种子。


生命就像一面镜子,你周围的人往往是你内在世界最真实的映射。想要改变外在世界,必先修炼内心。


这段经文,看似朴实无华,实则蕴含着宇宙人性的深刻真理。它不仅是一个观察,更是一个邀请 - 邀请每个人觉醒,主动选择,不断超越。


实践指南


1. 审视你的社交圈,它是否真正滋养了你的成长?

2. 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,你是在播种希望还是阴霾?

3. 每天问自己:我今天的行为,会吸引怎样的人和能量?


最后,记住:生命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,而是你用行为持续创造的过程。


“152.相应部14相应26经 七业道经(白话佛经)解说” 的相关文章

口口相传的奇迹:巴利圣典如何成为佛教史上的传奇

巴利文大藏经,又称巴利圣典,是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经典集。想象一下,我们回到2300多年前的印度。佛陀刚刚圆寂,他的弟子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:如何保存和传播佛陀的教导?在那个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,口耳相传成为最可靠的方式。于是,佛陀的弟子们开始背诵和传诵他的教导。这些口口相传的教导,就像一颗智慧的...

3.相应部3相应3经 衰老与死亡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起因于舍卫城。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,对世尊说道:"尊者,对于已出生的人,除了衰老和死亡,还有其他结果吗?"世尊回答说:"大王啊,对于已出生的人,除了衰老和死亡,没有其他结果。大王啊,即使是那些富有的刹帝利大族,拥有大量财富、巨额收入、大量的金银财宝、丰富的生活用品和...

4.相应部3相应4经 可爱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舍卫城缘起。坐在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世尊说道:"尊者,当我独处静坐时,心中生起这样的思考:'对谁来说自己是可爱的,对谁来说自己是不可爱的?'尊者,我想到:'凡是身体行为不善、语言行为不善、心意行为不善的人,对他们来说,自己是不可爱的。即使他们会这样说:'...

6.相应部3相应6经 少数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这是舍卫城的缘起。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坐在一旁,对世尊说道:"尊者,当我独处静坐时,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:'在这个世界上,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既不骄傲,也不放逸,不贪恋欲乐,不虐待他人的众生很少。相反,那些获得高贵财富后变得骄傲、放逸、贪恋欲乐,并虐待他人的众生才是大多数。'&qu...

8.相应部3相应8经 摩利迦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[这是]起源于舍卫城的[经]。那时,憍萨罗国王波斯匿与王后摩利迦一起在宫殿顶层。于是,憍萨罗国王波斯匿对王后摩利迦说:"摩利迦,对你来说,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?"[摩利迦回答说:]"大王,对我来说,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。那么,大王,对您来说,有没有比自己更爱的人呢?&qu...

9.相应部3相应9经 祭祀经(白话佛经)解说

起源于舍卫城。当时,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正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。为了祭祀,五百头公牛、五百头小公牛、五百头小母牛、五百只山羊和五百只绵羊被拴在祭祀柱上。那些奴隶、仆人和工人们在鞭打和恐吓下,泪流满面地哭泣着进行准备工作。一天早晨,许多比丘穿好衣服,拿着钵盂和外衣,进入舍卫城乞食。在城中乞食完毕,用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