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阿含521经到526经

杂阿含521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王舍城。……在路上,目犍连尊者看到一个众生,身体独自旋转,就像旋风一样,在空中飞行。……于是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是王舍城里的占卜师。他欺骗迷惑许多人,以此来骗取财物。由于这个罪业,他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,你们应当牢记在心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杂阿含522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王舍城。……在路上,目犍连尊者看到一个众生,弯着身子躲躲藏藏地行走,样子十分恐惧,全身穿着的衣服都在燃烧,火焰还烧到他的身体,他就在空中飞行。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在王舍城里喜欢与他人行邪淫。由于这个罪业,他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,你们应当牢记在心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杂阿含523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波罗奈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

那时,大目犍连尊者和勒叉那比丘一早一起进入波罗奈城乞食。在路上,大目犍连尊者因为思惟观察,忽然高兴地微笑起来。

这时,勒叉那尊者问大目犍连尊者说:

“世尊和世尊的弟子如果欣然微笑,必定是有原因的。请问尊者今天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欣然微笑呢?”

大目犍连尊者告诉勒叉那尊者:

“现在不是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等我们乞食回来后,到世尊面前再问这件事吧。”

于是,他们一起进城乞食,回来后洗净双足,收好衣钵,一起来到世尊面前,顶礼佛足后,退坐一边。

这时,勒叉那尊者问大目犍连尊者:

“早上在路上,您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欣然微笑呢?”

大目犍连尊者告诉勒叉那尊者:

“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巨大的众生,全身脓烂腐败,臭秽不净,在空中飞行。乌鸦、鵄鸟、雕、鹫、野干、饿狗都跟随着他,抓取啄食他的身体,他不断地啼哭号叫。我想到众生得到这样的身体,承受这样的痛苦,真是令人悲痛啊!”

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我也见过这个众生,但没有说出来,是怕有人不相信。为什么呢?如果对如来所说的法不相信,那就是愚痴的人,会长夜受苦。

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是波罗奈城的一个女人,靠出卖色相为生。

那时,有一位比丘是在迦叶佛座下出家的。那个女人以不清净的心,邀请那位比丘。

比丘以正直的心接受了邀请,但不明白她的意图。女人因此生气发怒,用不净的水泼洒在比丘身上。由于这个罪业,她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,你们应当牢记在心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杂阿含524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波罗奈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……在路上,我看到一个巨大的众生,全身都在燃烧,在空中飞行,不断地啼哭号叫,承受各种痛苦。……于是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是波罗奈城自在王的第一夫人。有一次与国王同宿时,她起了嗔恨心,把点燃的灯油泼洒在国王身上。由于这个罪业,她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,你们应当牢记在心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杂阿含525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波罗奈国的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……大目犍连尊者说:

“我在路上,看到一个众生用粪便污秽涂满全身,还吃粪便污秽,在空中飞行。他浑身臭秽,十分痛苦,不断地啼哭号叫。”……于是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是波罗奈城自在王的师父——一位婆罗门。他以憎恨嫉妒的心,邀请迦叶佛的声闻僧众来应供,却把粪便放在饭食下面,想要试探和烦恼众僧。由于这个罪业,他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,你们应当牢记在心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杂阿含526经


我(阿难)曾经听佛这样说过:

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。……大目犍连尊者说:

“我在路上,看到一个巨大的众生,头上顶着一个大铜锅,里面装满了烧得炽热的铜汁,不断地流下来浇灌他的身体,他在空中飞行,不断地啼哭号叫。”……于是佛陀告诉众比丘们:

“这个众生,在过去世时,曾经在舍卫国的迦叶佛教法下出家,担任知事比丘(负责事务管理的比丘)。

有一次,有施主送来油,应该分给各位比丘。

当时来了很多客居的比丘,但这位知事比丘没有及时分油给他们,等到客比丘们离开后,他才分油。由于这个罪业,他已经在地狱中遭受了无量的痛苦。地狱的罪报还没有完全受尽,所以现在又得到这个身体,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
比丘们啊!正如大目犍连所见到的那样,真实不虚。”

佛陀说完这段经后,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导,都欢喜地遵照实行。


这些经文通过目犍连尊者所见到的各种受苦众生形象,说明了因果报应的真实性,强调了身口意业所带来的后果,劝导人们应当远离恶业,修行善法。每段经文的结尾都强调"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",让比丘们确信这些业报现象的真实性。



文言文原文


杂阿含521经[正闻本1590经/佛光本520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王舍城。……乃至路中见一众生,其身独转,犹若旋风,乘虚而行。……乃至佛告诸比丘:

  「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王舍城为卜占师,误惑多人,以求财物,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,当受持之。」

  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杂阿含522经[正闻本1591经/佛光本521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王舍城。……乃至路中见一众生,伛身藏行,状如恐怖,举体被服悉皆火然,还烧其身,乘虚而行。佛告诸比丘:

  「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王舍城好行他婬,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,当受持之。」

  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杂阿含523经[正闻本1592经/佛光本522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

  时,尊者大目犍连、尊者勒叉那比丘晨朝共入波罗㮈城乞食,于路中,尊者大目犍连思惟顾念,欣然微笑。

  时,尊者勒叉那白尊者大目犍连言:

  「世尊及世尊弟子欣然微笑,必有因缘,何缘尊者今日欣然微笑?」

  尊者大目犍连语尊者勒叉那:

  「此非时问,且乞食还,诣世尊前,当问{所}[此?]事。」

  时,俱入城,乞食还,洗足,举衣鉢,俱诣世尊,稽首礼足,退坐一面。

  时,尊者勒叉那问尊者大目犍连:

  「晨朝路中,何因、何缘欣然微笑?」

  尊者大目犍连语尊者勒叉那:

  「我于路中,见一大身众生,举体脓坏,臭秽不净,乘虚而行。乌、鵄、鵰、鹫、野干、饿狗,随逐擭食,啼哭号呼。我念众生得如是身,受如是苦,一何痛哉!」

  佛告诸比丘:

  「我亦见此众生,而不说者、恐不信故,所以者何?如来所说,有不信者,是愚癡人,长夜受苦。

  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波罗㮈城为女人卖色自活。

  时,有比丘于迦叶佛所出家,彼女人以不清净心,请彼比丘。

  比丘直心受请,不解其意,女人瞋恚,以不净水洒比丘身,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,当受持之。」

  佛说是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杂阿含524经[正闻本1593经/佛光本523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……乃至我于路中,见一大身众生,举体火然,乘虚而行,啼哭号呼,受诸苦痛。……乃至佛告诸比丘:

  「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波罗㮈城为自在王第一夫人,与王共宿,起瞋恚心,以然灯油洒王身上,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,当受持之。」

  佛说是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杂阿含525经[正闻本1594经/佛光本524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。……乃至尊者大目犍连言:

  「我于路中,见一众生举体粪秽以涂其身,亦食粪秽,乘虚而行。臭秽苦恼,啼哭号呼。」……乃至佛告诸比丘:

  「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波罗㮈城为自在王师婆罗门。以憎嫉心,请迦叶佛声闻僧,以粪著饭下,试恼众僧,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,当受持之。」

  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杂阿含526经[正闻本1595经/佛光本525经](目犍连相应/杂因诵/弟子记说)

  如是我闻:

  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……乃至尊者大目犍连言:

  「我于路中,见一大身众生,头上有大铜镬,炽然满中群铜,流灌身体,乘虚而行,啼哭号呼。」……乃至佛告诸比丘:

  「此众生者,过去世时,于此舍卫国迦叶佛所出家,为知事比丘。

  有檀越送油,应付诸比丘。

  时,有众多客比丘,知事比丘不时分油,待客比丘去,然后乃分。缘斯罪故,已地狱中受无量苦。地狱余罪,今得此身,续受斯苦。

  诸比丘!如大目犍连所见,真实不异。」

  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
“杂阿含521经到526经” 的相关文章

杂阿含1经

杂阿含1经[正闻本1-4经/佛光本1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这是我亲耳听到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(佛陀的尊称)对众多比丘(佛教僧侣)说:"你们应当观察色(物质形态)是无常的,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;正确观察就会产生厌离之心;有了厌离之心,就能消除喜爱和...

杂阿含2经

杂阿含2经[正闻本5经/佛光本2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这是我亲耳听到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(佛陀的尊称)对众多比丘(佛教僧侣)说:"对于色(物质形态),你们应当正确地思考,如实地认识到色是无常的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因为比丘如果能正确思考色,如实地认识...

杂阿含4经

杂阿含4经[正闻本7经/佛光本4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这是我亲耳听到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(佛陀的尊称)对众多比丘(佛教僧侣)说:"对于色(物质形态),如果不了解它,不明白它的本质,不能断除对它的执着,不能远离对它的欲望,心灵就无法获得解脱。这样的人...

杂阿含5经

杂阿含5经[正闻本8经/佛光本5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这是我亲耳听到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(佛陀的尊称)对众多比丘(佛教僧侣)说:"对色(物质形态)有爱好和喜悦的人,实际上是在爱好和喜悦苦;对苦有爱好和喜悦的人,就无法从苦中解脱出来,也无法明白苦的本...

杂阿含10经

杂阿含10经[正闻本16经/佛光本10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这是我亲耳听到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(佛陀的尊称)对众多比丘(佛教僧侣)说:"色(物质形态)是无常的(无常解释: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,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),无常就是苦,苦就不是我,不是我的也就...

杂阿含12经

杂阿含12经[正闻本18经/佛光本12经](阴相应/五阴诵/修多罗)我是这样听说的: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。那时,世尊对众多比丘说:"色(物质)是无常的,如果有任何因素或条件能产生各种色,那些因素和条件也是无常的(无常:随时在变化,无法永恒存在,无法永远保持不变)。由无常的因...